消博会品牌荟萃 中国市场魅力“肉眼可见”

发布时间:2023-11-11 02:35:13        次浏览

  KK体育来自国内外的3000余个优质消费品牌前来参展,许多细分行业的国际头部品牌首次参展,一大批国内精品和老字号集中展示——正在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汇聚了众多全球知名品牌。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用四个“更”描述本届消博会情况,即“更大规模、更优商品、更多配套活动、更高国际参与度”。业内专家和展客商纷纷表示,作为连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桥梁纽带,消博会多个方面的提升,展现了中国大市场的魅力,也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多机遇。

  今年的消博会阵容更加强大,展览总面积较上届增加20%,也有更多优质商品。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8万平方米的国际展区,有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个消费品牌参展,众多新品、精品集中亮相。

  新品集中发布专区人头攒动,成为关注焦点。不少品牌选择在消博会上进行首发首秀,比如,全球首发的智能手机、养生椅、多功能蒸汽清洁机等,亚太首展的系列腕表等。据统计,消博会期间将有300多个品牌发布1000多个新品,着力打造全球消费潮流风向标。

  除了精品展示,消博会上还有美食品尝。在中国意大利商会展位上,意式冰淇淋展台前排起了队,人们纷纷前来品尝这份意式“甜蜜”。“虽然只是一款冰淇淋,但也能走向全球。”该展位负责人张名锋介绍,希望借助消博会平台,传播意大利的冰淇淋文化。

  张名锋的话也道出了很多参展企业的心声。佛罗伦萨小镇及RDM Asia首席执行官鲁墨睿表示,消博会是站在消费产业发展前沿、汇集全球顶尖品牌的盛会。企业将通过消博会洞察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加高品质的购物体验。

  这也是消博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消博会开幕式上,王文涛表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通过消博会,各国企业能够快速对接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不但要“买全球”,还要“卖全球”。本届消博会设有2万平方米的国内展区,向全球采购商和消费者集中展示中国消费精品,推动更多中国优质消费品走向世界。

  外观霸道动力劲猛的新能源越野车、形象可爱功能丰富的人形机器人……在旅居生活馆、国内省市馆等展馆,一系列充满科技含量又颇具个性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引得不少观众上前体验。

  在上海艾纳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位,观众进入“深睡小屋”,体验快速睡眠。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李景明说,今年是公司连续第三次参加消博会,“通过消博会平台展示,品牌影响力得到巨大提升。”

  作为“国际时尚消费”代表企业,得物App也带来了AR虚拟试穿等新潮体验。得物App平台业务负责人李春露表示,消博会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新的机遇。“希望通过消博会平台,与更多国际品牌达成深度合作。”

  此外,包括同仁堂、北京稻香村等一系列老字号也带来了丰富的产品,吸引国内外展客商驻足。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黄文楷表示,消博会汇聚了国内外优质消费品资源,恰如一座桥梁,连接了中国与世界。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进一步分析,消博会有助于实现“双向促进”,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全球企业和全球精品消费品牌共享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促进中国企业和中国消费品牌更好走向世界,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

  在以展为媒、联通中国和世界市场的同时,消博会的更多溢出效应也在进一步显现。记者从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全球投资者正涌入海南,寻求深化与海南自贸港的合作。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凯德集团、樟宜机场集团等企业纷纷来海南对接合作项目。

  消博会溢出效应显现,还体现在展会期间各种对接活动的丰硕成果上。比如,湖北代表团在消博会首日举办的招商对接活动,现场签约28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近300亿元。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看来,随着消博会等展览和交流活动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布局、落地生根。

  中国大市场的活力和引力还有望进一步释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记者表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一个基本趋势。预计到2025年,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有望达到或超过50%,到2030年有望达到55%左右。他说,“14亿人的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高凌云指出,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将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也为世界经济恢复提供更多动力。(记者 王文博 吴茂辉)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