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落地执行及省际联盟人工晶体等医用耗材接续工作的通知。脊柱国采目前已经明确执行时间的地区:云南、吉林(2月28日),江苏(3月1日),广东、辽宁、广西(3月15日),陕西(3月20日),甘肃(3月底),山西(4月10日)。
3月6日,三明采购联盟发布《关于开展三明采购联盟血管结扎夹等20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河北省将牵头三明联盟开展20种耗材带量采购。根据《通知》,此次带量采购品类包括:可吸收血管结扎夹、一次性活检针、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引鞘、血管鞘、免打结缝合线、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造影导管、Y接头、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夜戴型)、人工骨填充材料、一次性使用无菌外周血管内药物涂层球囊、颅内支架、动脉瘤夹、心脏固定器(稳定器)、一次性使用温度传感器、一次性使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泌尿取石网篮、一次性使用高压造影注射器及附件、一次性压力延长管、医用干式胶片等20种医用耗材。
3月7日,湖北省药械集采平台发布了《关于开展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创伤三类医用耗材集采非中选产品价格申报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对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创伤三类医用耗材集采非中选产品,企业要如实填报全国省级采购平台最低价。最低价高于限价,则下调整体报价,公示后无异议纳入非中选产品目录管理;若未按照要求维护联动价格,非中选产品将暂停挂网。
3月8日,山东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山东省第三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山东省第三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类为超声刀头和腔镜切割吻/缝合器及钉仓(钉匣)。其中,超声刀头为国家医保局医保医用耗材编码前7位为C140301、C140302和C140304的产品。腔镜切割吻/缝合器及钉仓(钉匣)为国家医保局医保医用耗材编码前7位为C110102、C110103、C110104和C110105的产品。采购周期原则上不少于2年,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之日起计算。采购周期内,若国家政策做出调整,按国家政策执行。
3月9日,2023年安徽省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要求,2023年安徽省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工作要围绕: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环节分级监管、持续规范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与生产监管、开展医疗器械“双招双引”工作、加强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这五项重点任务持续发力。
3月9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消息,浙江省纪委省监委会同省教育厅等10家省直单位,确定了10个专项治理项目。其中,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提质降费专项治理由省医保局牵头,目标将实现全省开展口腔种植服务,单颗常规种植全流程价格调控响应率达到100%,单颗常规种植全流程价格医疗服务总价不超过4500元,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参与率达到100%。发挥公立医疗机构对市场的参照作用,引导民营医疗机构按照符合竞争规律和群众预期的水平制定合理价格,切实降低口腔种植费用。
3月7日,公司Paragonix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2400万美元B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Signet Healthcare Partners领投。公司打算利用这些资金来加强商业化,不断扩展临床服务和扩大库存,并进一步推进移植创新。Paragonix Technologies提供先进的器官保存设备,在捐赠者和接受者间的运输过程中保护捐赠器官。
3月7日,九安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基于对移动医疗领域前景的共识,公司子公司引入小米公司2500万美元投资,成为小米在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
3月8日,合凯维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合凯维致力于推动全球女性健康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商业化。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商业化进程,包括全球首创、无创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子诊断,孕产期创新诊疗产品和其他妇产科药物的上市。公司也正积极开展针对内异症和妇科炎症的创新药物早期开发,并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其他关键妇产科适应症的创新解决方案。本轮融资由鼎丰生科资本和创新工场共同领投。
3月8日,神经形态技术公司SynSense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盈信泰资本领投,盛视科技跟投。SynSense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类脑技术、边缘计算,在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护理等领域,提供计算和软硬件等解决方案,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神经形态智能和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
3月8日,人工智能(AI)驱动的心理健康筛查公司Aiberry宣布完成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Confluence Capital Group, Inc.领投,Ascension AI参与。公司打算利用资金来加速其平台的采用。
3月8日,苏州心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惠每资本领投,老股东北极光创投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加速推动公司核心产品进入临床、新产品的研发以及人才引进。
3月9日,广州瑞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松禾资本领投,中大创投、知名产业资本跟投,现有股东惠每资本持续加码,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瑞泰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眼科的创新器械平台型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在成都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公司拥有国内首个获批的湿态生物羊膜瑞秀复,引进的澳大利亚巩膜镜产品Epicon A已提交注册,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获批。
3月9日,苏州欧利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清松资本和毅达资本共同投资的PreA+轮融资,老股东经纬创投继续追加投资。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百公斤级小核酸药物生产基地建设,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内外药企对小核酸药物临床至商业化生产阶段的CDMO需求。
3月9日,永仁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完成近1亿美元A轮融资,由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INOVAC科兴)领投,太平(深圳)医疗健康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跟投,现有股东Vivo Capital(维梧资本)继续追加投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构筑和打造心衰重症治疗健康产业平台。
3月9日,视微影像有限公司目前宣布完成超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寿股权与前海方舟领投,辰德资本、深创投、中金汇融、华创毅达、临港蓝湾、小明投资跟投,原机构股东继续加注,硬科技领域知名FA机构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作为一家高端眼科器械平台型公司,视微由彭先兆和李冰两位留美博士于2014年在美国硅谷创立,在8年多的时间里发展迅速。截至目前,视微已有硅谷、上海、洛阳三大研发运营中心。
3月7日,赛诺医疗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为:“远端通路导管”,该产品适用于在神经血管系统、外周血管中将介入器械或诊断器械引入血管内。本次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远端通路导管,是由公司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自主研发并进行生产的第一款通路导管产品。
3月7日,迈普医学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公司自主研发的“颅颌面内固定钛钉”首次注册已完成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3月8日,爱琅医疗设备公司推出TRAVELER® Portal Vein Access(门静脉入路)系列,作为其门静脉入路产品组合的最新成员。该产品线旨在满足医生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手术期间通过肝脏进入门静脉的挑战性需求。TRAVELER补充了爱琅在2021年成功推出且同样为TIPS手术提供支持的SCORPION®。TRAVELER旨在提高组件可视化和耐用性,这是TIPS手术常见的挑战。TRAVELER系列包括TRAVELER™16,TRAVELER™21和TRAVELER™38,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提供。这是爱琅医疗预计在2023年推出的多款新产品中的第一个。
3月8日,联仁健康与亿康(杭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联仁健康拓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生态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仁健康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链伙伴的协同创新,共同探讨数据赋能下的健康医疗产业发展机遇,推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谱写数字健康产业建设新篇章。据介绍,双方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互联网健康、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康管理服务、智慧健康管理数据授权等板块,通力合作,响应健康服务需求,为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此外,双方还将在解决方案、市场、渠道等多维度充分融合发展,营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3月8日,GE医疗与TIAA Bank宣布已经签署了供应商设备融资协议的延期,为GE HealthCare美国客户提供创新的融资解决方案。根据延期条款,TIAA Bank和GE HealthCare团队将继续合作,至少在未来两年内发起和服务医疗融资交易。这两家公司已经紧密合作了几年,为关键技术提供融资,如成像、监测、呼吸、手术、超声波和实验室设备。
3月9日,全球首款提供33厘米近视力的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完成国内首次植入,为强生眼力健TECNIS Synergy跃无级®人工晶状体。这一产品在国内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屈光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为国内白内障与老花眼的患者,提供从远到近任意距离的高质量完整视力,推动中国白内障治疗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3月5日,眼科巨头爱尔康公布了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收入和全年业绩报告。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这一季度,爱尔康销售收入达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本季度亏损9700万美元,而在2021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盈利1.39亿美元。回顾2022全年,爱尔康全年销售收入达86.54亿美元,同比增长5%,公司净利润为3.35亿美元,同比下降10.9%。
3月7日,专注于开发泌尿外科手术解决方案的手术机器人公司PROCEPT BioRobotics于2月28日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业绩。2022年全年总收入为7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8%,公司预计2023年总收入达1.25亿美元。202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238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5%;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系统与租赁收入为104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9%;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手持器械与耗材收入为104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2%。
3月8日,业聚医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业绩公告,公司实现收入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股东应占利润1849.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444.4万美元;每股基本盈利3.17美仙。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成功转亏为盈,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1850万美元,相对于2021年的440万美元亏损,2022年的净利率为13.5%。